编者按:房县,是全国四大大鲵主要原产区之一。大鲵已被房县打造成王牌“生态名片”,大鲵养殖产业是房县彰显特色的八大产业之一。上世纪80年代,房县培育出“源生态、类野生”大鲵品种,这些品种的大鲵遗传性状稳定、抗病力强、繁育能力强、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现房县娃娃鱼已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鱼销往全国大多一二线城市乃至国外。房县娃娃鱼最在的特色就是人工仿生态养殖,具有”源生态、类野生“的特点。下面文章中的主人公从事的也是从事娃娃鱼的仿生态养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虽然人工养殖娃娃鱼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但目前社会对人工养殖娃娃鱼的食用方面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存在一些宣传推广的盲点。
娃娃鱼作为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及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优质蛋白质、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极高,被誉为“水中人参”。在四川省宜宾市珙县下罗镇育贤村,现年35岁的何良培将娃娃鱼作为特色产业从几百尾发展到如今的五万多尾,年产值高达160万。
回乡创业 打造致富之路
2003年,22岁的何良培到广东打工,无意间接触到娃娃鱼养殖。何良培表示,娃娃鱼养殖不同于其他的家禽、家畜,养殖环境比较干净且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为此他花了五年的时间先后在广东、陕西一边帮别人养殖娃娃鱼,一边学习养殖技术。
据何良培介绍,2008年,他觉得时机成熟了,便回乡开始打造自己的娃娃鱼产业。“我觉得回乡创业不仅可以带动自己家乡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照顾父母。创业初期,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资金周转,那时候每天四处去拉投资。
“为了更好地繁殖娃娃鱼,我先后从湖北、广东、陕西等多地引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从陕西汉中引的1000多尾幼苗,刚开始幼苗并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但没过多久,幼苗就开始大批量死亡。”何良培说,那批娃娃鱼幼苗在引进时就患有彩虹病毒,虽然及时对新幼苗进行消毒隔离,但仍让他损失了80多万。
潜心钻研 打造溶洞仿生态繁殖
为了更好地养殖和繁育娃娃鱼,何良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始钻研娃娃鱼的生长、繁殖环境,并慢慢摸索打造天然溶洞仿生态繁殖。“在此之前全国并没有在溶洞内繁殖成功的经验。在陕西汉中有农户仿造河沟环境成功繁殖了娃娃鱼,我们去学习、借鉴了别人的一些经验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慢慢摸索。”
娃娃鱼喜欢生活在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何良培针对娃娃鱼的习性,在当地找到一个天然溶洞,按照娃娃鱼的喜好打造了适合他们生长、繁殖的生态结构和自然环境。
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何良培的娃娃鱼产业也基本成型,除了当地的零售,何良培的娃娃鱼也销售到全国各地。
惠及家乡 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在娃娃鱼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作为育贤村村支书的何良培也希望能够带动村里的百姓共同致富。
何良培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会鼓励更多村民参与到养殖娃娃鱼的产业中来,将娃娃鱼打造成村里的特色产业。同村的蒋有乾在何良培的带动下也开始养殖娃娃鱼,目前规模已有100余尾。
蒋有乾告诉记者,他是经朋友介绍了解才接触到娃娃鱼养殖的,自己经过前期考察后,开始在家养殖娃娃鱼。“何良培会给我提供各项技术支持,出现什么问题也会及时帮我解决。养殖难度也不大,只要掌握好娃娃鱼的养殖技术,保持娃娃鱼生活坏境的干净,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