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县大鲵养殖协会自2014年10月建立以来,在房县县委、县政府及其行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协会一直致力于房县大鲵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房县大鲵产业办一起强化行业自律,坚守质量安全的底线,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力度,抓好疫病防控,强力拓宽销售市场,继续做大做强源生态、类野生的“房县大鲵”品牌。
房县大鲵(娃娃鱼)仿生态养殖基地
房县是中国大鲵四大原产区之一。山清水秀、雨量充沛、沟壑纵横的自然生态,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房县娃娃鱼”。房县大鲵产业虽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房县大鲵养殖在经营、病害防治、科研、市场风险管控等方面仍然欠缺系统管理。房县大鲵养殖协会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抵御大鲵养殖的市场风险,壮大养殖规模,打造房县大鲵的养殖品牌。房县大鲵养殖协会的成立标志着房县大鲵养殖行业有了一个专门的协调、组织、管理机构,大鲵养殖走上正规化道路。
房县大鲵仿生态养殖基地
早在上个世纪末,房县县委、县政府针对当时房县大鲵资源锐减的实际情况非常重视,加大了对非法捕捉、走私、贩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为积极保护大鲵资源,大力发展房县大鲵养殖特色产业,将大鲵资源打造成房县特色产业和形象工程。经过近2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完成了“野”转“家”的全过程研究,全县建成仿生态繁育基地25处,服役亲本过万尾,年繁幼苗近30万尾,成品娃娃鱼存池量100多万斤,除规模养殖企业外,还有群众养殖户1000多户,房县娃娃鱼产业已初具规模,被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农业八大产业”之一,从产业规模和产品质量来看,都是全国一流,是湖北省最大的“类野生”娃娃鱼生产基地。房县娃娃鱼养殖已取得了湖北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许可,并于2015年10月获得了国家技术质量技术监督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目前优质“源生态、类野生”的房县大鲵极具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的优势。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房县大鲵(娃娃鱼)
房县大鲵养殖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普及大鲵驯养繁殖技术,宣传病害防治知识;为会员提供市场动态、销售信息、法律援助等服务;引导大鲵在科研、医药及美容护肤方面的深加工;协调会员之间的公平竞争,维护大鲵市场销售秩序;弘扬大鲵文化,推动大鲵绿色生态养殖,共同应对市场风险,致力于将房县打造成大鲵生态养殖强县,要进一步让 “中国大鲵之乡”的美誉走出大山,走向世界!(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