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娃娃鱼,赶快报警。”2016年3月13日10时许,巴东县城区西壤坡某施工区域,几名工人施工时,在溪沟挖出一条娃娃鱼。
10时40分,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电话后,迅速将相关情况告知县水利水产局。10时50分,县水利水产局派出渔政站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将娃娃鱼保护起来。
据了解,工人们在施工时,突然发现一条黑褐色的“怪鱼”在蠕动,捞起后仔细辨认,发现是一条娃娃鱼。
“娃娃鱼”,即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属国家二级保护两栖野生动物。湖北省十堰市的房县地理、气候独特,生态环境优越,与神农架地区是中国大鲵四大原产区之一,三峡库区巴东县一些河流发源于神农架林区,这里发现野生娃娃鱼并不奇怪。房县是国内最早从事大鲵(娃娃鱼)驯养繁殖、大鲵食品等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地区。野生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食用违法,但人工繁养的“源生态,类野生”的房县大鲵(房县娃娃鱼)却是可以食用的,而且营养十分丰富。
经仔细确认,这是一条野生娃娃鱼,重约2.5公斤。目前,渔政站工作人员已经将娃娃鱼送到官渡口镇某渔民家中暂养,待相关检疫鉴定手续完成后,寻找适宜其生存的水域进行放生,让其重返自然。
知识链接
大鲵,又叫娃娃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地球纪念物”、珍贵的“活化石”和生态环境的指示剂,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大鲵也是农业产业化和特色农业重点开发品种,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
房县大鲵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具有独特而珍贵的价值,具备打造国内乃至世界知名品牌的基础。娃娃鱼之所以珍贵,是其生存环境要求特别高,一般生活在幽暗、湍急、清凉的溪流中,要求生存温度17—23摄氏度,是人类生命之源——水环境状况的生物“晴雨表”。房县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最适宜娃娃鱼生态养殖,是国内最早从事大鲵(娃娃鱼)驯养繁殖、大鲵食品等新产品研究与开发的地区。
上世纪80年代,房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培育出“源生态、类野生”大鲵品种,这些品种的大鲵遗传性状稳定、抗病力强、繁育能力强、幼苗生长快、成活率高。2012年,房县把建立“百万尾大鲵基地”作为四个“百万工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目标之一,把鼓励、支持和引导农户规模化养殖大鲵写进县政府工作报告,把大鲵养殖产业作为彰显特色的八大产业之一。
大鲵浑身是宝,体内含有70多种天然活性物,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集保健、药用、美容、食用价值于一体,被专家誉为“水中人参”、“软黄金”。